膀胱镜检查是什么检查?有什么特点?
膀胱镜是世界上最先出现的内窥镜,已经有 200 年历史。是一种用于观察膀胱内部情况,并可进行一定操作的内窥镜。
膀胱镜分为硬质金属镜体的「硬性膀胱镜」(简称「硬镜」)和主要由光导纤维构成可以有一定弯曲功能的「纤维软镜」(简称「软镜」)两种。
硬镜由窥镜、镜鞘、镜桥或操作架组成,窥镜是一系列光学透镜排列在一个金属管中构成的,通过镜桥插入镜鞘,即可插入膀胱进行检查。窥镜与镜鞘之间留有通道,可插入导管、钳子、电极、剪刀、特殊形状的手术刀等器械,进行各种操作。
软镜则为一体化设计,镜体前端一小段硬质部原理与硬镜相似,其后连接环状结构组成的蛇管,其中有两束光纤,分别引入照明光源和传出影像。通过其中设置的牵引装置,可以控制其弯曲方向,以方便插入或观察不同方向的视野。此外,镜体中也设置有灌注和操作通道。
二者相似的部分是照明系统和摄像系统,照明系统单独安置于镜体之外,由光纤将光源引至窥镜前端进行照明。视野所见影像则传至摄像头,引入监视器方便观察。光学内窥镜,尤其是硬镜,可以想象成一个细长的相机镜头,插入到一个黑暗的房间,前端自带闪光灯进行拍照或摄录。
近年,纤维软镜有被电子软镜替代的趋势,后者利用 CCD 将影像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出,再经过主机还原,视野范围及影像清晰度均明显高于传统的纤维软镜。随着光学工程技术的不断进展,也出现了窄带成像膀胱镜、荧光膀胱镜等技术,使用特殊的光源,能够帮助医生发现普通光学膀胱镜难以分辨的肿瘤病灶。
膀胱镜检查有什么用?
膀胱镜检查主要用于插入膀胱内进行观察,了解病灶的具体情况,根据所见情况,还可以进行插管、注射、电灼、激光、切割等多种操作。
膀胱镜检查有几种方式?如何选择?
膀胱镜分为硬镜和软镜两类。
硬镜结构简单、设备成本低,因此,检查费用也低。但硬镜不能改变形状,插入尿道时,虽然大多数患者都能承受,但会产生明显的疼痛不适。此外,由于其不能弯曲,膀胱内会有少部分区域位于「死角」无法观察。
软镜成本高,检查费用相比硬镜高。但由于直径略小、且可以弯曲,检查的舒适度和范围都优于硬镜。
膀胱镜检查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?
以硬镜为例:
患者取膀胱截石位,就是平卧,向上弯曲抬起双腿,并适当分开,消毒后向尿道注入麻醉剂。
取出消毒后的膀胱镜,安置镜桥,连接光源、摄像头,调节焦距,检查清晰度,并设置白平衡。
将闭孔器插入镜鞘,封闭前端开口,经过尿道插入膀胱。
退出闭孔器,插入窥镜。也可在插入尿道口后即插入窥镜,边观察边插入,在直视下进入膀胱,可以同时检查尿道情况。
通过镜鞘向膀胱内灌注无菌生理盐水,使膀胱充盈,即可进行观察或操作。
膀胱镜检查有几种麻醉方式?如何选择麻醉方式?
全麻、椎管麻醉、静脉麻醉、尿道粘膜浸润性麻醉均可进行膀胱镜检查。
全麻、椎管麻醉两种麻醉方式虽然麻醉效果好,但操作复杂、费用高。一般用于需要在检查的同时,进行比较复杂的手术操作的情况,比如膀胱肿瘤电切、前列腺电切等。
常规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方式是静脉麻醉或者尿道粘膜浸润性麻醉。其中尿道粘膜浸润性麻醉是将麻醉剂注入尿道,通过粘膜吸收后产生局部麻醉作用。麻醉剂可制成胶浆等形式,同时具有润滑作用;操作可由泌尿外科医生在门诊检查室进行,非常方便,价格低廉。但是麻醉作用弱,患者仍有一定程度的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