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南北多地的路旁、地边、园圃、河边、屋边墙角、山坡等处比较潮湿地方生长着一种十字花科草本,其特点是一、二年生,植株低矮,茎表面有纵沟,单叶互生,叶形变化大,通常大头羽状分裂,花瓣和花萼均4个,花瓣黄色,全草有药用价值,人们常叫蔊菜、印度蔊菜、塘葛菜、葶苈、野油菜、干油菜、野菜子、天菜子等;正式名称就叫蔊菜,这个名称出自《本草纲目》,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蔊菜味辛辣,如火热焊人一般,故名。”;学名为Rorippa indica(Linn.)Hiern;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木兰纲十字花目十字花科蔊菜属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。
一,蔊菜的外形
植株:一、二年生草本,高度20-40公分,植株比较粗壮,无毛或有稀疏毛;茎单一或分枝,表面有纵沟。
叶:单叶互生,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,叶形多变化,通常大头羽状分裂,长4-10公分,宽1.5-2.5公分,顶端裂片大,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不整齐牙齿,侧裂片1-5对;
茎上部叶片宽披针形或匙形,叶边有梳齿,有短柄或基部耳状抱茎。
花: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,花小,多数,有细花梗;萼片4个,卵状长圆形,长4毫米左右;花瓣4个,黄色,匙形,基部有短爪,与萼片近等长;雄蕊6个,2个稍短。4-6月开花。
果实:长角果线状圆柱形,短而粗,长1-2公分,宽1毫米左右,直立或稍内弯,成熟时果瓣隆起;国梗纤细;种子每室2行,多数,细小,卵圆形扁,褐色。6-8月果实成熟。
二,蔊菜的分布和生长环境
蔊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、辽宁、内蒙古、山西、河北、北京、青海、陕西、甘肃及以南各省区;通常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、田边、园圃、河边、屋边墙角等比较潮湿地方。蔊菜喜光,喜湿,稍耐阴,不耐寒,在湿润、肥沃、偏酸性土壤生长良好。以种子繁殖为主。
三,蔊菜的主要用途
第一,蔊菜的全草药用,其味辛、微苦,性凉,无毒,内服具有解表健胃、止咳化痰、平喘、清热解毒、退黄等功效;外用治疗痈肿疮毒和烫伤火伤;主要含有维生素、蔊菜素、蛋白质、蔊菜酰胺、胡萝卜素等有效成分。药用时请遵医嘱。
第二,蔊菜的嫩茎叶开水炸后可凉拌或炒食,也可做汤食用。
第三,蔊菜的种子榨油可工业用;嫩茎叶可作家畜饲料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