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我们先回顾关羽败亡的经过。作为三国顶尖武将,关羽的失败并非实力不济,而是性格使然。当时东吴的吕蒙为夺取荆州,采纳了陆逊的计策,佯装病退回建业,由年轻的陆逊接替。陆逊深知关羽目中无人的性格,故意示弱。果然,看到对手是个无名小辈,关羽便放心地将荆州守军调往襄樊前线。
荆州防务空虚给了吕蒙可乘之机。更致命的是,关羽又中了吕蒙白衣渡江的计谋,最终荆州失守,关羽只能带着残部退守麦城。此时他身边仅剩三千余人,而吕蒙早已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。尽管谋士王甫力劝他改走大路,但骄傲的关羽仍执意走小路,最终命丧黄泉。
那么,同为蜀汉名将的马超为何见死不救?首先需要澄清的是,当时马超根本不在封地。刘备正与刘璋争夺益州,特意调派马超率军围攻成都。即便马超在封地临沮,也面临两大难题:一是当时通讯落后,等消息传到再出兵救援根本来不及;二是临沮实际控制在曹操手中,马超并无实权。
此外,关羽与马超之间确实存在嫌隙。心高气傲的关羽向来瞧不起这位降将,而刘备对马超的重用更让关羽心生不满。马超虽心知肚明,但碍于刘备与关羽的特殊关系,也只能隐忍不发。
归根结底,关羽的悲剧主要还是源于他的骄傲性格。在那个谋略至上的时代,即便躲过麦城之劫,以关羽的做派也难逃其他劫难。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:过分的自信往往会成为致命的弱点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